購買預售屋必讀:5大預售屋合約條款關鍵解析,保障你的權益!

在購買預售屋的過程中,合約書與契約條款是保障買方權益的關鍵文件。然而,許多建商在合約中加入不合理條款,容易引發糾紛,甚至損害消費者權益。因此,內政部針對預售屋買賣契約制定了相關規範,消費者需詳閱並了解,以免日後因不合理條款而陷入法律糾紛。


預售屋合約的常見問題與應對

1. 通知交屋期限

常見問題:
部分建商將「交屋前完成修繕」義務改為「交屋後保固責任」,同時降低延遲交屋的違約利息至日息萬分之二,藉此減輕違約責任。

內政部規範:

  • 賣方應於交屋前完成修繕。
  • 延遲交屋利息為日息萬分之五。

建議對策:
買方應確認合約明確記載交屋前修繕義務,並要求依規定日息萬分之五計算遲延利息。


2. 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

常見問題:
建商未明確標註停車位高度、停車空間面積占共有部分總面積的比例,容易引發車位紛爭。

內政部規範:

  • 停車位應列明長、寬、高及相關空間面積。
  • 無獨立權狀的停車空間需註明占共有部分總面積比例。

建議對策:
買方應要求建商提供詳細的車位尺寸與比例,並確保條款內容符合規定。


3. 驗收與交屋保留款

常見問題:

  • 建商將瓦斯內管、自來水管等費用轉嫁由買方支付。
  • 將交屋保留款額度降至固定金額,如5萬元。

內政部規範:

  • 管線費用應由賣方負擔。
  • 交屋保留款應為房地總價的5%。

建議對策:
買方需核對條款,確認管線費用由建商支付,並確保保留款依總價5%計算。

到目前為止,如果你也在思考「這一區真的值得出手嗎?」「現在該買還是等?」那你可能會對以下工具很感興趣。

🔍 認識「買房神探 BI」

用數據告訴你: ① 價格是否偏高? ② 現在是出手好時機? ③ 你的物件是否具備買氣?

(已有200+用戶用 BI 判斷買賣時機)

👉 點此了解 BI 工具如何幫你判斷現場

4. 保固期限與範圍

常見問題:

  • 建商縮短結構保固期限,甚至減列部分項目。
  • 保固期限起算日提前至「取得使用執照日」,限制買方權益。

內政部規範:

  • 保固期限自交屋日起算,結構保固為15年。
  • 除非能證明可歸責於買方或不可抗力因素,賣方需負責。

建議對策:
買方應要求合約清楚記載保固期限及起算日,並對縮短保固項目或期限的條款提出異議。


5. 房地面積誤差與價款找補

常見問題:

  • 建商明定「土地」或「停車位」面積誤差不予找補。
  • 限制面積誤差需超過3%,買方才能解除契約。

內政部規範:

  • 面積不足部分由建商全額找補,超過部分則買方只需找補2%。
  • 若誤差超過3%(無論多或少),買方得解除契約。

建議對策:
買方需仔細核對面積計算,並確保合約遵循內政部規定。


內政部版契約的重要性

內政部特別提供了標準版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書,買方可善加利用,避免落入不合理的條款陷阱。若發現建商提供的契約違反規定,可向直轄市或縣(市)政府檢舉,並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主張無效。

建議:
購屋前,消費者應多參考內政部的不動產資訊平台,下載最新的標準契約書範本,並於簽約前尋求專業法律諮詢。


表格:建商常見手法與內政部規定比較

項次項目建商常見手法內政部規定
1通知交屋期限1. 改為交屋後修繕 2. 違約利息降為萬分之二1. 交屋前完成修繕 2. 違約利息為萬分之五
2房地標示與停車位規格1. 未列明停車位高度 2. 未註明共有部分比例1. 列明停車位長、寬、高 2. 註明共有部分比例
3驗收與保留款1. 費用轉嫁買方 2. 保留款降至5萬元1. 費用由建商負擔 2. 保留款為總價5%
4保固期限與範圍1. 縮短保固時間 2. 限制可歸責於賣方的範圍1. 保固自交屋日起算 2. 結構保固15年
5房地面積誤差與價款找補1. 不找補土地或停車位誤差 2. 誤差需超3%才能解約1. 不足部分全額找補 2. 誤差超過3%可解約

結論

購買預售屋時,合約書與契約條款是消費者的重要保障。內政部的規範提供了清晰的標準,消費者需細心檢視合約內容,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。此外,善用內政部的標準契約範本,並在簽約前尋求法律專業意見或是客觀的第三方尋求專業諮詢,將有效降低潛在糾紛與損失風險。(買房神探BI 推出「購買預售屋 第三方諮詢服務」,有需求者歡迎進一步洽詢!)

房市資訊滿天飛,你是否也曾因為一時判斷錯誤而錯過最佳時機?別再靠聽說做決定,讓數據為你的每一步把關。

📉「人家說現在正熱」真的代表你的物件會賣得好?
🧠 資訊透明之後,反而更需要真正能看懂市場的工具與分析。

不論你是想進場的買方,還是等待脫手的屋主,以下這些資源能幫你少走冤枉路、避開價格錯覺陷阱:

除了看懂房市趨勢,你也可以從根本培養決策思維,應用在人生每個重要關卡。

🧠 決策人生|說書系列開跑了!

想更有底氣地做出人生重大決定(轉職、買房、選伴侶)嗎?
讓神探 啦可一用一本書的時間,帶你精準掌握決策力。


🔍 立即預約|決策人生說書會


📽️ 延伸收聽|掌握房市變動的底層邏輯
我們在這集節目中,結合《決策的藝術》這本書籍來談談房市的不確定性與外部衝擊,幫助你避開市場誤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