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房貸市場競爭激烈,許多民眾在申辦房貸時常被「收支比200%」這個門檻卡關。所謂的「收支比」是銀行評估借款人還款能力的關鍵指標之一,若收支比未達標,不僅核貸成數會被降,甚至可能無法申貸。本文將帶你完整解析什麼是收支比、房貸收支比怎麼算、台銀收支比最新調整,以及不同條件下如何提升通過率。
一、什麼是「收支比200%」?
「收支比」指的是月收入與月支出之間的比例,也就是銀行用來評估借款人「財務餘裕」的依據。其基本公式如下:
收支比=(每月收入 ÷ 每月支出) × 100%
若以房貸審核為例,公式可寫成:
收支比 = 每月收入 ÷(房貸月付金 + 最低生活費 + 信貸/學貸/車貸 + 信用卡分期) × 100%
當收支比達 200% 時,代表借款人的「支出只佔收入的一半」,也就是銀行認為其有足夠的還款能力。若低於200%,銀行會認為負擔偏重,貸款風險提高。
二、收支比200%怎麼算?實際範例說明
假設小陳夫妻月收入合計 10萬元,想申請房貸每月需還款 3萬元,另外還有信貸 5,000元、信用卡分期 5,000元,而最低生活費依照台北市2025年標準為 22,127元。
套入公式:
收支比 = 100,000 ÷(30,000 + 5,000 + 5,000 + 22,127) = 1.61倍 ≈ 161%
這代表小陳夫妻的收支比僅161%,未達200%標準,若想申貸8成成數,銀行可能會降成數至7成或以下。
若要讓收支比提高至200%,可以:
- 增加共同借款人(如雙薪申貸)
- 償還部分信貸或信用卡分期
- 延長房貸年期以降低月付金
三、房貸收支比與核貸成數的關係
根據多家銀行的內部規範,收支比會直接影響核貸成數。以下是常見標準範例表:
| 收支比級距 | 可核貸成數 | 銀行風險評估 |
|---|---|---|
| 收支比 ≥ 200% | 最高可達8成 | 財務餘裕足,風險低 |
| 180% ≤ 收支比 < 200% | 成數減0.5成 | 還款壓力中等 |
| 160% ≤ 收支比 < 180% | 成數減1成 | 收支緊張,需共同保人 |
| 140% ≤ 收支比 < 160% | 成數減1.5成 | 需保人或降貸款額 |
| <140% | 可能遭拒貸 | 財務壓力過高 |
從表格可見,200%是「高成數貸款」的臨界點。若低於此標準,銀行通常會要求減成數或提供保人協助。
深呼吸,滑動前也別忘了眨眨眼。
四、收支比扶養與家庭結構的影響
有些人會問:「如果家中有扶養人口,收支比會不會變低?」
答案是:銀行雖不直接列入子女開銷,但會間接考慮生活費及其他支出。
例如台北市2025年最低生活費為 22,127元/人,若家庭成員有3人,最低支出就達6萬多元,自然壓縮了房貸空間。這也是為何**「收支比扶養」**成為許多雙薪家庭的隱性關鍵。
因此,若家庭支出偏高或扶養人口多,建議:
- 增加保人(可合併收入)
- 減少高利貸或信用卡分期
- 或選擇延長房貸年限分攤月付
五、台銀收支比最新政策:從200%降至180%
台灣銀行在2025年宣布調整房貸審核標準,將自用住宅房貸的收支比門檻從200%降至180%,目的是協助首購族及無自住房的民眾取得較高成數的貸款。
這代表如果你在台銀申請房貸,且屬於「首購」或「無自住房」族群,只要達到180%即可維持8成貸款資格。
不過,其他公股銀行如合庫、土銀仍多維持在200%左右,因此不同銀行政策差異仍需個別比較。
六、房貸收支比計算機怎麼用?
目前多家銀行與房貸平台提供房貸收支比計算機,可快速輸入月收入、貸款金額、利率與年限後,自動試算是否達200%。
計算步驟如下:
- 先輸入每月總收入(含獎金、租金等)
- 填入房貸月付金(依利率與年限自動計算)
- 加上信貸、信用卡、最低生活費
- 系統自動顯示收支比倍數
若結果低於200%,代表房貸成數可能受限,需考慮延長期數或補保人。
七、如何提升房貸收支比?三大實用策略
- 優先償還高利貸或信用卡分期
減少非必要負債,可快速提升收支比。 - 活用保人制度
當收支比未達200%時,共同借款人或保人的收入可納入計算,是首購族的重要助力。 - 拉長貸款年限、降低月付金
若財務壓力暫時偏高,可選擇30或40年期房貸,讓月付金減輕,收支比自然上升。
八、收支比與年薪的對照關係
許多人會以「年薪」角度估算自己可負擔的房價。若以收支比200%為基準,銀行通常建議:
| 家庭型態 | 房貸占年收入比例 | 建議年薪門檻 | 可購房價範圍(約估) |
|---|---|---|---|
| 單薪族 | 約36%~40% | 年薪100萬以上 | 約700~800萬 |
| 雙薪家庭 | 約28%~33% | 年薪150萬以上 | 約1,000~1,200萬 |
這反映了銀行「收支比200%」的核心邏輯:你的支出要能控制在收入的一半以下,房貸才不會成為壓力源。
💬 常見答客問(FAQ)
Q1:什麼是房貸收支比200%,為什麼銀行那麼重視?
A:收支比是銀行評估你還款能力的重要指標,代表「收入與支出的比例」。
當收支比達200%,表示你的支出只佔收入一半,銀行認為風險低、可貸高成數。若低於200%,成數會被下修,甚至無法核貸。
Q2:收支比不夠200%,有什麼方法可以補救?
A:你可以採以下三個方式:
- 增加共同借款人(如配偶、父母),提升總收入。
- 清償信貸或信用卡分期,減少支出端壓力。
- 延長房貸年限,讓月付金降低,提升收支比。
Q3:台銀調整收支比180%後,是不是比較容易核貸?
A:是的,但僅限於「首購」與「無自住房」族群。
台銀在2025年將自用住宅房貸的門檻從200%降至180%,目的是幫助首購族提高核貸成數。不過其他公股行如合庫、土銀仍維持200%,申請時需比較各銀行政策。
結語:達到收支比200%,才有談判空間
房貸收支比不僅是核貸門檻,更代表一個家庭的財務健康程度。
若能讓自己的收支比維持在200%以上,不僅核貸機率大增,還能享有更高成數與較低利率。
反之,若低於180%,即使房價再誘人,也可能被銀行拒於門外。建議購屋前先利用「房貸收支比計算機」試算自身條件,必要時搭配保人、償債或延長年限,以穩健姿態進場,讓購屋不成為財務負擔。
📽️ 延伸收聽|掌握房市決策的關鍵思維
在瞬息萬變的房市中,如何做出不後悔的選擇?這支影片將帶你釐清決策迷思,洞悉市場底層邏輯,助你做出更聰明的判斷。
買房決策陷阱大揭密!行為心理學教你避免3大買房誤判|房產思維升級指南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