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場:當政策遇上百姓,誰真的被保護?
在台灣,面對房市與政策的矛盾,百姓往往感受到的不是被保護,而是被迫承擔後果。政府喊著「居住正義」,卻一邊推動新青安房貸,讓年輕人背上更長遠的債務。這種「說一套、做一套」的失責,其實最終壓在老百姓肩上。
過去,人們面對不合理的制度,往往只能逆來順受,或者乾脆選擇「少一事不如多一事」。但在占卦推演中,我得到的卦象是 「泰卦」動爻九三與上六,變為「損卦」。這提醒我,易經的智慧並非只是「安慰」而已,而是能提供一種積極面對困境的態度。
我們常聽到「否極泰來」,好像是一句安慰話,告訴人們:只要忍耐,壞運總會過去。但若從易經更深層的循環視角來看,泰卦與否卦之間並非單純的對立,而是有著因果循環、互為表裡的關係。否卦象徵閉塞、阻隔,就如同當前國家政策不利於百姓的環境;然而,泰卦卻蘊含著對治否卦的解方。
否卦告訴我們「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」,提醒百姓在逆境中守住節制、減少過度依賴的風險,而且更不能因此失去本心走入趨炎附勢之路。而泰卦的積極精神,則啟發我們:即使身處「否」的環境,也能以自身的選擇與行動,打開一條生路。換句話說,泰卦不是要我們被動等待轉機,而是引導我們主動調整,以因應錯誤政策帶來的壓力。
在這樣的視角下,易經提供的不只是忍耐的哲學,而是一帖能真正幫助百姓「自處」的良方。
一、打房與新青安:政策的兩面性
台灣房價這些年一路高漲,台北、新北不必說,連原本價格親民的桃園、新竹,也動輒單坪四、五十萬。政府喊「打房」多年,卻同時推出新青安房貸,看似幫助年輕人,卻也助長了需求。
這種矛盾,就像明朝「改稻為桑」的歷史案例:(可參考文章:打房政策與新青安房貸:誰在拯救你,誰在害你?)
- 表面說是為了「改善財政」,但實際卻讓百姓生活更苦。
- 今天的台灣,政策表面上說要「居住正義」,卻可能讓更多人終身背債。
比較表格:歷史與現實的矛盾
面向 | 明朝「改稻為桑」 | 台灣房市政策 |
---|---|---|
政策初衷 | 增加國庫收入 | 協助年輕人買房、穩定社會 |
實際效果 | 官員藉機兼併土地,農民失去生計 | 投資客與建商受惠,房價持續上漲 |
受害者 | 農民 | 年輕世代、首購族 |
問題核心 | 皇帝與高層心態扭曲 | 政策矛盾、治標不治本 |
看著這些對照,在這樣的矛盾下,普通人能做什麼?
二、卦象啟發:泰卦動爻九三與上六的提醒

在這次的占卦過程中,出現了「泰卦」的九三與上六兩個位置動爻,進而互動轉化為「損卦」。
或許你會好奇:為什麼偏偏是這兩個爻動?動爻往往指出了事件中較為脆弱、需要關注的關鍵點。就像狄仁傑手中的「亢龍鐧」,專門擊中對手破綻,一擊見效。
- 九三的特質:易經裡第三爻往往提醒人「夕惕若厲」——在困境中保持警覺。九三的爻辭「无平不陂,无往不復。艱貞无咎。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。」意味著:即使身處基層或局勢低谷,只要心境能夠放寬,仍可立足於整體大勢,洞見循環往復的道理。白天與黑夜、春去與秋來,乃至歷代王朝的盛衰,無不是「治極則亂,亂極則治」。這提醒我們,當前的艱困只是信念的試煉,保持正直終能迎來轉機。
- 上六的特質:上六爻辭「城復于隍,勿用師。自邑告命,貞吝。」則警示一旦執政者偏離「以民為本」,再高聳的城池也可能瞬間崩塌。這裡點出政策或權力若過於自我中心,將失去根基。與九三相呼應,上六讓我們看到:個體的覺悟若無法與社會整體相連,終究難以長久。
九三與上六的互動,其實正是在提醒我們「泰」與「損」之間的張力:人同此心,若人人僅顧自家門前雪,不願推己及人,則原本可臻於大治的局勢也會因為自私而延宕,最終陷入「損」的失衡。這樣的結果,不僅不利於他人,更終將不利於自己。
三、從卦象引申出的四個啟發
綜合九三與上六的意涵,可以歸納出四個應對的啟發,提醒我們在政策與市場動盪中不致迷失:
- 保持全局視角,不困於一隅
就算自身條件有限,仍能藉由觀察大勢來理解世事循環。這讓我們在面對房市或政策波動時,不至於因一時起伏而焦慮失措。 - 心懷良心,堅守信念
易經的智慧告訴我們,艱困只是對信念的試煉。當你仍能以誠信與良心立身,即便短期受限,長期終能得到轉機。 - 設身處地,推己及人
「天同此理,人同此心」,若能苦民所苦,將個人找到的解法推廣於眾,便能加速「否極泰來」。這正是儒家「事在人為」的積極精神。 - 警覺政策失衡,避免盲從
上六提醒我們,若政策或市場只顧少數利益,最終難免崩解。作為個體,我們應學會辨別這類失衡的徵兆,避免隨波逐流,才能在局勢轉變時自保。
常見答客問(FAQ)
Q1:易經的卦象真的能應用在房市與政策的思考上嗎?
A:易經不是算命工具,而是一種幫助人們看清循環規律與大勢的智慧。就像這次的「泰卦」與「損卦」,它提醒我們在政策矛盾中,不該只看眼前利益,而要理解長期的因果關係。
Q2:面對政府政策失衡,我們個人能做什麼?
A:從卦象啟示來看,重點是「不盲從」。先觀察大勢,避免一味追隨政策的短期誘因;再者,透過良心與信念,找到自身可堅守的方向,如此才能避免陷入政策錯誤帶來的損失。
Q3:如果覺得房市與政策太複雜,該怎麼降低焦慮?
A:你可以先從「全局視角」出發,看清房市的長期趨勢,再慢慢歸納出對你有用的行動原則。易經強調「循環」與「自處」,當你理解一切都會轉變,就能減少不必要的焦躁與恐懼。
結論:易經應用的智慧-在「否」的環境裡開出「泰」的花
回到最初的問題:「當問題的政策遇上百姓,百姓該如何自處?」易經給我們的答案是,外在的制度未必能真正庇護個人,但心態與選擇卻能決定我們如何面對環境。從「泰卦」到「損卦」的啟示,提醒我們別只依賴政策口號,而要從自我出發:看清大勢的循環、不失去良心、不做獨善其身的人,並能在矛盾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。這不僅是一種自處之道,更是面對政策矛盾時的積極態度。易經並不是要我們消極等待「否極泰來」,而是教我們如何在「否」的環境裡,仍能開出「泰」的花。